好像往往年紀越大,就越懶得結交新的朋友了,即使認識一個覺得不錯的人,只要一想到又要經歷彼此相互寒暄、揣摩心意,在一起時又得營造歡樂的氣氛,就覺得麻煩。最頭痛的是,和一個朋友在一起時,明明很累了還要害怕冷場,假裝興奮地聊著壓根不感興趣的話題。於是,漸漸對朋友,或是知己,有了新的定義:兩個人在一起時,可以保持沉默。友情的深度,不在於有多少話可以講,而是在於在一起的時候就算不講話,也不會尷尬,彷彿獨處時一樣自然。
朋友之間若是無話不說,可能代表對彼此的信任,即使是最私密的心事,都敢說互相傾訴,因為知道對方可以理解自己。然而,朋友之間允許沉默,更是一種接納,是當關係親密到某種程度之後才能達到的自然狀態。就算在一起,也不用不斷談天說地,隨時都可以開啟話題,也隨時都可以停止聊天,即使陷入一片沉默,彼此也不會覺得奇怪或是尷尬。就算坦白和對方說「我現在很煩,不想講話」,對方也不會因此生氣或是擔心是自己的錯,不必彼此提心吊膽的照顧彼此情緒,也不必一遍又一遍的解釋自己為何沉默。
和人生伴侶達到這種即使沉默也很自然的境界也很重要,畢竟和一個整天相處的人在一起時,需要不停尋找話題或是照顧彼此情緒是一件可怕的事情,但是,伴侶與朋友還是有些不同,也比較容易達到彼此沉默而不尷尬的境界,伴侶之間真正難的,是在沉默之後,還有沒有話可以說。
遇到一個怎麼樣也懶得聊天的朋友,我們可以藉故離開,甚至以後當他是路人,而伴侶,卻不是說迴避就能迴避的。
伴侶之間的無話不談,不是說個不停,而是面對生活中成天出現的這個人,還有說話聊天的欲望,還抱著一顆無所避諱的赤誠之心。現代婚後最常見的場景不是「看電視、看電視,還是看電視」就是「划手機、划手機,還是划手機」,即使是外出用餐,還是在各划各的手機,想聊天卻找不出話題,也找不出非得找個話題不可的理由。畢竟,生活中能有多少事,是必須向另一個人交代的呢?
無話可說,可能是因為彼此太熟悉,熟悉到已經知道自己說什麼話,對方會有怎樣的態度,或是給予怎樣的反應,於是覺得不說也罷。或者對於對方屢屢提起的芝麻蒜皮生活小事感到厭煩,便以冷冷淡淡的「喔」早早結束話題,兩人再度陷入沉默。這樣的沉默,並非默契,而是一種厭倦的敷衍。
又或者,有些事情,不是懶得說,而是不可以說。伴侶之間相處久了,生活中就多了許多彼此忌諱的事情,那年誰出了軌,那年誰投資失利,這些大大小小的往事累積成了彼此刻意迴避的話題,你不說,我不提,說多總是錯,還是不說為妙,保持沉默吧。
看一個人對你有沒有興趣,就是要看他對與你說話這件事有沒有興趣,他是否迫不及待的想跟你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情,或者是他是否想瞭解你世界的樣貌,若是都沒有,說是喜歡,也只是空談。
真正的朋友,要能在疲憊時,見了面可以什麼都不說,喝一杯咖啡、抽一支菸,沉默而舒適;真正的伴侶,平時怎麼相處都行,可當自己說想聊聊時,卻會立刻認真的傾聽並回應。
原文連結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