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oggerAds

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

[轉貼]證嚴上人與弟子的談話

1,世間真的有因果嗎?比如,有一個人他平常做人很良善,也很虔誠,但爲何他的家庭會不平安,事業也不順利呢?
師言:你應該相信因果。因果律中,有遠因近果。佛教中說種如是因,得如是果;假如過去犯了錯,現在知道了,就應該真心懺悔,承受過去犯罪的懲罰要歡喜地接受,時時刻刻起懺悔心,並且要時時刻刻發願,隨分隨力做福利人群的工作。
總不能剛開始播種就要求馬上能有收獲。所以說因果善惡是分明的,佛陀教我們愛人則是愛己,護人則是護己,如能好好的種善因,後來必得好,好好地遵守戒律所到之處都會很平安。
舉個例子:比如昨日以前你對某個人無理辱罵或騙取他人的財物:今日你在某個地方,看到另一個饑凍病危的人,起了憐憫心去救助他。而昨日被你辱罵或被騙取的債主冤家,今日找到了你,同樣是不放過你,你若能知過認錯忍受辱罵,則對方惱怒易息,長債短討。又今日被救助的這個病危饑凍者,等回復了體力,便會感激你,有朝一日遇見你,就會感恩圖報......應知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: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
佛陀教我們的是超乎宇宙的真理,所以我希望學佛者,先學好菩薩精神:尤其要學地藏菩薩的大願,像他以寬大的心胸包容一切衆生。如能愛無量的衆生,則來生或今日,自然就會有很多擁護的人,自動合力來協助我們的成就事業,這也就是結好緣啊!

2,(恒順眾生)是否會造成是非不分?
師言:從前有一個故事~有一位父親,指使兒子去偷摘匏瓜,但是兒子不肯,父親說:(沒關係啊!現在四處寂暗,沒有人知道)兒子說:(你.我,還有月亮都知道啊!怎麽能夠做這種事呢?)所以,我們要以良知去判斷何者應順,何者不應順,不可盲目附從。

3,我是醫學院的學生,學佛後,深深體會到好好的用心即是發菩提心,是否正確?
師言:學佛是盡本分,在什麽崗位即做什麽事,不要將人間想得很渺茫,而忽略你本身就處在人間。

4,爲何有人學佛經年,平時對佛理研究精湛,修持精進,辯才無礙,甚至,對真空妙理也有研究,然而一旦自己病障現前,卻難能解脫.自在?
師言:佛教的修養並非全要依靠佛之感應,最主要在培養勇氣,佛言:(一定業不可轉)以一分坦然的胸懷及因果觀,勇於接受隨身顯現的業報,方是學佛之真諦.目標,佛法乃三根普被~如人吃糖,牙齒好的可咀嚼,愈嚼愈覺香味甘甜.滋味無窮;沒有牙齒,也可含之,而體會出糖味之甜。

5,出家修行,往生時是否都能徹悟?如果不能,是個人因素?還是佛法不夠圓融?
師言:你覺得考試成績好壞,是個人因素,還是老師的因素?

6,「聽時思悟,境來又迷。」應如何克制?
師言:應提起毅力、心志,立「不遷怒,不貳過」之志,有勇氣即可精進。

7,學佛的目的是什麽?
師言:很多佛教徒都會認爲學佛的 目的是爲了生脫死,爲求往生西方,離開三界、脫離六道;其實,學佛如只抱着這種觀念,那就不算是真正學佛了!學佛,是要學不計較、有正確的思想、觀念、見解:有了正確的思維,才會有正確的行動。現代人總是世智辯聰、滿口論調,做起事來卻又斤斤計較,多數人只懂理不懂事,他們所知道的道理很多,但碰到人與事時卻又無法調理,這就是凡夫心。
我們應該要有聖人包容萬物的寬大胸懷,才能心境超脫,如果沒有這分寬大的胸懷,盡管再怎麽信仰、拜佛,還是會堕入魔道。

8,何謂明心見性?
師言:在凡夫稱爲「心」,在佛稱爲「性」,我們現在都是用心而迷了性。我們出生在人間,培養出來的叫做習氣,我們由第六識來分别外面的境界,一直將人性與衆生分别,我執我見,而使人心脫離了佛性。其實,佛性即凡夫心,凡夫心即我們本來佛性。
因此明心見性,套一句現代的語言,即是「啓發良知,發揮良能」,我們現在修行學佛,重點即在如何啓發自己的良知、開發人們的愛心。

9,聽師父說過:「佛陀也是人,是比我們懂得更多、做得更好的聖人。」又說:「宗教是唯一能洗滌、提升人心的道路」,每句話都平實易懂,打動人心,讓人信受。
師言:我的話語極其平淡、平凡。所有的宗教,都是希望運用高超卓越的智慧,辟出一條人人能夠歡喜遵行的道路。因爲人心所需,所以宗教能在社會、人間長存不廢。
如果把宗教當作學問探究,落入高深、奧秘的說理,而不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中,則該宗教就無法達到引導、教化人心的功能。「人之初、性本善」,並不是我說得好,而是彼此有緣;我說的話契合、啓發了你内心的善念,使你感受到事、理相應的歡喜。

10,我們是佛學院的學生,請問法師如何修持?
師言:我無法每天深入經藏。但是,每天即是我人生道上的一扉頁,過眼的每個人、每句話都是頁中的字字行行——在人生中得佛法,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。

11,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成佛之道?
師言:要成佛就必須先結好人緣好好地種好因;能種好因自然就能得好果,因此,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。慈濟是個大家庭,每個人都毫無代價地付出,人多的地方好修行,一個人如果能和每個不同個性的人都相處得很圓融,那這個人的人生就成功了,我們應該在很多人的地方适應衆生,這才是真正的世世常行菩薩道啊!

12,修行是爲了圓滿别人?還是成就自己?
師言:修行如果只是爲自己就無行可修。吃飯是爲自己,睡覺是爲自己,這些你都會,何必再修?真要修行,就要不忍衆生苦,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聞聲救苦。
如果只爲自己,就不夠格修行,但求自我解脫,怎麽有可能 把佛法發揚光大?子路問孔子:「我死了以後會怎樣?」
孔子回答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同樣的,學佛就是學得如何做人,如何讓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。如果光是以理論理,摸不著、看不到,說歸說、做歸做,事理無法相應,學佛何用?

13,如何修?如何做?何時才能正果?你來此的感受如何?
師言:來的時候是一種心境,來了之後,一番親見親聞,與你所想象的必有出入,而現在又是另一種心境。當初下決心要來見我,那是因、是願,實際上來了是行、是做,現在的心境感想則是解、是證。
我們天天都有感受,時時都在修因正果,我今天下了一個決心,並且付諸行動,那就是修因正果。

14,課業與學佛無法兼顧,怎麽辦?
師言:你們現在應該以課業爲重,學佛是培養慈悲心,時時刻刻都可以學呀,學佛是要學得以佛心爲己心,不必有特定的時間。

15,地藏菩薩誓願度衆生,爲什麽一直度不完,而地獄也沒有空過?
師言:衆生就是自造「業」,不聽話嘛!你看世間的監獄也沒有空過呀,大家如果知道地藏菩薩度衆生很辛苦,就要乖乖地聽地藏菩薩的話,改過自新!⊙有些人總認爲只有專心念佛,不管世事才可了生脫死,是否正確?
這是不正確的。
在《彌陀經》中有句話說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什麽是善根呢?就是慧;對佛教的教理,不去追究透徹本來的心源,又怎能得生彼國呢?衆生的心是一片胡塗,要如何才能得生彼國呢?
一定要有大善根:除了大善根外,還要有大福德,而這分福德源自廣結善因緣,完成菩薩的道行。
戒本上言,受五戒,是盡形壽受持;而受菩薩戒是盡未來際的受持,是否屬實?應信爲實!

16,一位委員問:「何謂釋迦牟尼?」
師言:釋迦牟尼乃梵文音譯:釋迦即能仁,代表慈悲;牟尼即寂靜,代表智慧。表示在五濁中能不斷付出,但心態很寂靜、身動心動,不爲外緣所轉。佛的境界是寂靜上的境界,寂即光明,靜即不動。如如佛性永不動搖。但他示現於娑婆世界,身勞心不苦做任何勞作皆出於歡喜心,他的示現旨在教育佛弟子:應當時時培養慈悲、歡喜的心念。

17,我受過菩薩戒,但是爲了不讓同事多疑多心,在公司午餐即吃肉邊菜,但又怕影響修持,怎麽辦?
師言:以一分平常心來持戒,佛在世也不要求人們一定素食!學佛者,持戒不執戒。

18,我們常說師父的法是寶,爲什麽碰到自己的缺點就轉不過來了?
師言:那些轉不過來的,就是他把缺點當鑽石緊盯不放,而把我的法如豆腐般地給丢了。心本來是放寶藏的,但你們不放寶藏,卻到處撿垃圾來當寶貝,如果手上的垃圾不丢掉,就算是鑽石在眼前,你也無法撿拾啊。

19,請問法師如何念佛?
師言:老實念佛,深入了解念佛的意義,念到以佛心爲己心,有任何是非枝節現前,把是非當笑話,一笑置之。

20,如一徑行善道,是否只得人天福報,而失卻這一念善根?
師言:福報有二:一是佛道中的福報,一是人天的福報。人天福報乃對佛法道理不去深入,只是喜好行善,但計較之心仍在,人我是非之念仍執着。如能以佛陀精神來做利益人間的志業,這就是福慧雙修了。
如一小舟於大海中乘風浪,而航線不變,守一而終,即是度人利己的福慧雙修、雙管齊下,菩薩道的精神主旨即在此。外人看來是犧牲奉獻,而在行者本身卻是一項最大的享受,成佛之道,有願必成。

21,師父說,要把愛擴大,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對家人的愛?
師言:塵世之愛,不比佛門之愛更透徹。世間之情,也不比佛門之情更長遠。佛陀教我們把愛從家庭推廣到普天下衆生,多花一些精神來愛别人,並不影響自身家中的親愛。
如《遺教經》雲:「喻暗室中有炬火,如以幹百炬,來分火點燃,並不影響本身的光明,反而更增加室内的光明。」
佛陀教育衆生時時隨分隨力,第一要做的即是盡家中一分子的本分事,再盡量利用時間來從事社會工作救度衆生,廣結善緣,這是慈濟十多年來的宗旨,也是佛陀的教育。

22,何謂七輩婦?
師言:
〔一〕母婦:照顧先生如母親照顧子女之細微。
〔二〕妹婦:尊重先生如兄長
〔三〕智識婦:提供智慧輔助先生事業。
〔四〕婦婦:盡婦人之職做好主婦的天職。
〔五〕婢婦:如婢侍般侍候先生,任勞任怨。以下雨婦是應該避免的
〔六〕惡婦:驕、慢、習性不改之婦人。
〔七〕奪命婦:不做家務不守婦道,甚或謀害丈夫者。

23,男女之智慧有分别嗎?
師言:智慧沒有分别,分别的是業力。

24,聽說師父以前常在燭光下看經、寫字,並且特别喜愛蠟燭。請問蠟燭對您有什麽特别的意義?
師言:每當工作繁重而心煩時,我就去看看燭火。慈濟工作即如黑暗人生中之一小小火光而自身生命亦好比蠟燭之光,時時消耗,卻時時可予人光明,哪怕是微量,只要有人需要即慷慨給予。

25,如何避免人與人間的衝突?人與人之間,彼此都是凡夫,意見相左在所難免,爲何會有左右的分别?
師言:因爲有中間,才會分左右,每個人都以「我」爲中心,就無法避免沖突。但有時左會變成右、右也會變成左,所以,應時時用包容心互相寬恕。

26,爲何有人一見到師父就歡喜,這是什麽緣故呢?
師言:佛教講因緣,因緣不可思議。常有些人在初次見面時對我說:「和師父見面是我最大的心願。」甚至,有遠居國外從未曾謀面的人,卻因夢中相見,特地回國來看我。
所謂「種如因,得如是果」,我想這是與他們累世結來的好緣吧。所以,要多多與人結好緣,而不要與人結惡緣。
「菩薩畏因,衆生畏果」,因果關系着生生世世、人與人間的相處,怎可結惡緣呢?縱使是别人跟你過意不去,忍耐一下,也就沒事了。平日應該要廣結善緣,千萬不可與人結惡緣,要給人「好臉色看」,讓人見到你就歡喜。

27,爲什麽會有「好人不能善終、壞人卻能得好報」的情形發生?
師言:這就必須談到三世因果。如有人禀性善良能幹,但生活事事不如意。有人霸道、待人苛刻,卻一再地平步青雲,這即是前世果報——定業。雖言定業不能轉,但對境不生貳心,時時有佛法爲精神依止,即可得一分坦然的觀自在。總而言之:人生無常,要爲善競爭。

28,在日常生活中,常會聽到有人傳是非、談流言,該如何面對?
師言:文殊菩薩修一根法門,即耳根法門,非來變爲是,惡來即成善,任何是非皆善解之,即無是非。聽到任何是非,皆視爲修行之增上緣,萬萬不可堆積在心上長無明車。

29,如何才能不與人計較?
師言:真正自愛的人,是不會與人計較的。自愛不是私愛,若能自愛,相對的也能對他人尊重。如同天平的兩頭,一頭下垂,另一頭就上升。
你若與人斤斤計較,人格就會低落你若謙恭低下,人格就會升華。然而只有強忍是不夠的,還要吞下去,再把它消化,到什麽都沒有爲止。如果一再計較,只會徒增是非煩惱而已。
所以要内修謙虛——將心擴大,人人都能包容;外修禮儀——將自己縮小,鑽入人人的心坎裏。
所謂「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」,若别人以壞聲色待你,不要與他計是哪一點沒做好,而令别人有所不滿?找出癥結後力求改進,直到令人見了就歡喜。
比較,而應用心自我反省——如果是對方錯誤,我們應該憐憫他、耐心地輔導他。如此便能一團和氣,彼此和睦相處,也就不會有計較的事端發生了。

30,爲什麽我常覺得心裏好沮喪?
師言:是誰讓你難過呢?過日子要如腳走路,一提一放,走過就沒事了。

31,聽人說,一定要念萬遍佛號,方可往生西方,是真的嗎?
師言:念佛如果一直在數念幾遍,心念就一直放在數字上,而非放在佛號上。

32,爲何人會有煩惱?
師言:人若心量則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五種心理病態,便從此産生。但總歸起來,還是出於自己的心胸狹窄。狹窄,容納不了「我不喜歡的人」或是「比我能幹的人」,則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五種心理病態,便從此産生。但總歸起來,還是出於自己的心胸狹窄。

33,做人做事要怎樣才能圓融?
師言:圓就是圓滿,待人處世要用圓的方法,不要用尖的方法,因爲尖的會傷害到人,同時也要小心不要去踢到别人的心。規勸别人是可以,但是不要讓對方恨你,對惡人我們要包容,也要預防。

34,要怎麽去看待逆境困擾?
師言:不論學問、功夫都要提出堅心決志,有逆境來,應知這正是磨練自己的機會。寶玉是人們都喜歡的,但是要經過琢磨才有價值。花蓮的王礦很多,天天任人踐踏一點都不起眼。
幾年前,泰國一位僧王來花蓮,他說,他好喜歡花蓮的玉石。我即請人找來一塊很大的玉石,一半給他帶回去雕成佛像,讓人膜拜;而另一半放置在精捨門口,任人踐踏,將近二十年了。
同樣的石頭,經過琢磨與原石就有如此的差别。逆境就如磨王的砥石,不磨不發光啊!有逆境來,我們應感激、珍惜這分增上緣,感激它的現身說法。
時常以一分溫和的心情,歡喜地接受。做人要有一分堅定的心念,來接受層層逆境,以平靜的心來轉逆境。佛學乃有教無類,心中不平穩時,不妨多接觸佛法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